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-演奏技巧

只要粗略地翻阅一下羽管键琴时代的作品,维也纳古典主义作曲家(首先是海顿与莫扎特)的作品和克莱门蒂、胡梅尔、费尔德等17至18世纪作曲家的作品,就不难看出,多数作品都是建立在细腻的配器特点、静心推敲之后的手指动作基础之上的。

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 | 演奏技巧, 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-演奏技巧

这些音乐并不需要演奏者做出大幅度的手势和动作,因为当时的作曲家认为,如果有那些大动作,必然会影响对音乐思想的表现,而且也不符合音乐的逻辑和结构特点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自然是有道理的(杰出的女钢琴家未必使用这种方法去演奏后来作曲家的作品)。

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 | 演奏技巧, 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-演奏技巧

其次,与今天的演奏者想必,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演奏者使用的完全是另一种乐器,大多是英国的“Brodwood”牌钢琴和法国的“Erard”牌钢琴,还有专门适合于手指弹奏法的羽管键琴和古钢琴。在古乐器的结构特点与使用这些乐器的演奏特点之间,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。在此,不考虑到这一点,恐怕是不妥当的。

第三,总有一天,科学可以告诉钢琴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家,钢琴演奏者只用自己十个手指演奏,,而使自己的“躯干”保持不动,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,因为这样必然会影响钢琴演奏技术的正常发挥,使丰富的音色受到限制。

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 | 演奏技巧, 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-演奏技巧

 

总之,这种做法势必会影响演奏者自然天分的发挥。因此,与老学说相反,出现了一种新学派。后来被称之为“生理解剖式”演奏学派。在很多方面,这种新学派的自然产生都与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的科学思想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。


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 | 演奏技巧, 安娜·叶西波娃的“银币演奏法”-演奏技巧

相关推荐